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由陕西两遗址上“十大榜”想到的

2018-04-12 09:29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字号:T|T

4月10日,为期两天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结束。经过26个入围项目汇报人以项目时代早晚为序进行的20分钟终评展示和评委、学者提问等环节,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产生,我省高陵杨官寨遗址、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两个考古项目榜上有名。(4月11日《陕西日报》)

喜讯传来,颇为感慨。几十年来,陕西考古界在全国至少创出了两张品牌。一张是考古发掘与文化普及的丰富经验。从半坡遗址到秦始皇陵兵马俑考古,大都是在保证文物本体安全情况下的开放性发掘,边发掘、边展览、边进行历史文化知识普及和民族精神教育。近年来,借助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通过“一席”等网络新视听节目,不断即时向社会发布最新考古进展,提升公众人文素养。另一张是群众自发保护文化遗产的实践。西安、咸阳、宝鸡等地在不同时期都持续涌现出大义捐献和保护文物的典型事迹,相关专题已多次进京汇报展览。我国首部《群众保护文物奖励办法》也于3年前诞生于陕西,这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守望呵护贡献很大。

陕西文脉,绵延传承。已经开发开放并进入旅行社推荐经典图谱的历史文化资源且不细提,仅2012年以来,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陕西几乎年年上榜,更在2013年和2017年均有两项成果入选。从神木石峁史前遗址、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石鼓山商周墓地、宝鸡周原遗址、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再到刚刚评出的高陵杨官寨史前遗址和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列成清单,就能攒成一部简明上古中国史。而且其中诸多颠覆传统认知的新发现,比如杨官寨的史前“剁手党”,栎阳城的文字铁证,都不断刷新着现有教科书的历史认知。

开发开放,仍需给力。数据显示,仅去年陕西进行的各类考古项目就达200余项,发掘墓葬2700多座,众多的项目虽不能入列“十大新发现”,但其价值和意义也非常大。客观地讲,我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很大,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如火如荼的城乡开发建设热潮中,“抢救性发掘”和保护性利用如何相得益彰,还需持续破题;大雁塔、大明宫等大遗址保护开发的经典案例如何有效传递精髓,同时保持各类资源开发开放的独特性,还需深入探索;历史文化与柴米油盐如何高效衔接、相互借重,还需加大创新;地下遗存与历史文献相互映照、学术新见与教材体系紧密融通,还需提高速率。尤为关键的是,一项项被学术界与文化界广泛认同、高度评价的考古发现,到底如何转换为文化惠民、民生改善、文化自信的保鲜质料,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兑现,作为文化文物资源大省,我们还需快马加鞭、追赶超越。张翼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new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公开征集陕西特产一句话广告,上央视 有奖金!

    2018-04-11 18:16阅读

    临潼区长王浩会见蒙草集团秦草公司客商

    2018-04-11 12:00阅读

    碑林区食品药监局长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 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管理员知识水平

    2018-04-10 10:36阅读

    鄠邑区委书记范九利检查沣京大道拓宽改造工程进展及沿线治污减霾、增绿美化等工作

    2018-04-08 19:03阅读

    陕西多地迎降雨降雪天气 4月7日将现最低气温

    2018-04-06 09:07阅读

    陕西工院开展“铭记·2018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

    2018-04-04 11:33阅读

    王强带队拜访西北工业大学共商长安国际大学城建设

    2018-04-03 11: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