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新农礼仪学堂”让村民幸福更有质感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引擎”。
伴着深秋的暖阳,行走在潼关县乡村路上,不断提升的乡村颜值,浓厚的乡风底蕴,滋养着乡村振兴之路,一幅村庄美、村风好、村民富的乡土画卷正徐徐展开。
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文明礼仪培训、进行文艺演出、培训电商技能……今年,潼关县“新农礼仪学堂”文明实践项目在城关街道吴村中心社区启动。课堂上,大家收获了生活礼仪的经验技巧、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学习了手工编织技能。各位老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的方式,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收获了知识、提升了素质、陶冶了情操。“这次培训太及时了,我发现自己平时教育孩子、待人接物很多都做错了。”参加完培训的社区居民李大姐兴奋地说。
新时代新征程,为了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今年以来,潼关县进行了有益探索。潼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全县乡土人才组织起来,组建理论宣讲、文明礼仪、技能培训、文艺演出等志愿服务队,根据群众意愿和需求,启动“新农礼仪学堂”,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学习先进思想、提高文明礼仪修养、凝聚发展共识,更好地提升素质和生活品位,激发向上向善正能量,培树时代新风,深化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
不仅要让村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要让村民的幸福有质感。
“全民直播时代来了吗?‘互联网+直播+短视频’的爆发,创造了社会媒介场景混合化的新景观。”9月1日,潼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潼关县志愿者协会联合开展的“新农礼仪学堂”品牌志愿服务项目走进桐峪镇东晓社区,渭南标杆刘媛通过PPT讲述当下兼具参与式、沉浸式和反馈式的传播特点。
(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