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用笔触传递温暖 用行动诠释爱心

2023-11-09 05:59  渭南日报  字号:T|T
踊跃参与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

测量血压

填表登记

有序测量体重

采血

学习无偿献血知识

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

用行动传递大爱

检测

扫描此二维码阅读系列报道

扫描此二维码观看精彩视频

本报记者 任晓彤 王珂 陈墨怡

“《渭南日报》刊发的关于我市志愿者雷凯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献系列报道,不仅传播了爱与温暖,也向广大市民普及了相关知识,让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赵攀攀说。

10月30日至11月3日,《渭南日报》先后刊发《一份珍贵的“生命种子”》《一次造血干细胞的“生命速递”》等多篇稿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500位爱心人士留下“生命的种子”,成为中华骨髓库渭南工作站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用笔触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爱心。

11月8日是第24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渭南日报社干部职工身体力行,为爱挽袖,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用这一方式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传递正能量。

9时30分,无偿献血车驶入报社院内。准备工作完毕后,在市中心血站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指导下,报社广大干部职工井然有序地填表、体检、献血……

“无偿献血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开展这项活动,让编辑、记者在为社会文明鼓与呼的同时,更要身体力行成为社会责任的践行者,助力渭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9时50分左右,刚刚参加完献血活动的渭南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隋晓会说。

采访多、任务重,很多编辑、记者利用工作间隙赶到献血现场。

总编办主任赵宝玺记者节前一天晚上虽然加班到深夜,但8日一大早,依然来到报社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我刚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血样,看,这是我的爱心卡!”赵宝玺如是说。

“作为媒体人,我们不仅要奔赴新闻一线,更要冲在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一线。”评论部主任夏莲得知报社即将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后,前一天还在县上采访的她,第一时间委托同事替自己报名。8日一大早,忙完手头工作后,她立马赶到现场。

“95后”的陈墨怡今年刚刚加入报社这个大家庭,目前是全媒体采访(制作)中心民生新闻部的一名记者,参与了雷凯完成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献系列报道。“采访中,我被他的事迹深深感动。平日里,我们将情怀诉诸笔端,今天我想通过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种方式来庆祝我们的节日,让情怀付诸行动、用热血续航生命。”说完,陈墨怡登上献血车,挽袖献血。

在这充满爱的氛围里,报社行政管理、后勤、印刷厂等部门工作人员也踊跃加入到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队伍中。

发行中心副主任钱昌旗说:“我每年都会献血,今天知道还有很多同事要来,所以早早排队。我身体很好,要坚持献到60岁。”

“虽然我不是编辑或记者,但我是报社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在这个节日里,作为报社的一份子,我要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印刷厂数码彩印部工作人员李汪钊说。

“献血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之前就参加过很多次。”后勤管理中心生活主管刘峰目前已经累计献血1800毫升。

多年来,《渭南日报·健康周刊》总监王小丽和团队精心策划、采访,为渭南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进行多元化精彩报道,彰显了党报人的责任和担当,她因此获“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四星级)”称号。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作为一名记者,我们要做无偿献血宣传员,为无偿献血代言。”王小丽说。

“今天是记者的节日,媒体人以热血延续生命、用爱心温暖他人,让我深受感动。”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科长张静说,每位献血者都是英雄,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点滴热血,汇聚成爱的暖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渭南日报社干部职工用他们的爱,温暖这座城。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雷沛 党骁 摄

    全站热点
    延安市新增3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3-11-08 13:01阅读

    省高院督导检查市中院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

    2023-11-07 04:58阅读

    延安市玉米增密度提单产项目百亩攻关田创实收测产新纪录

    2023-11-04 14:59阅读

    宝鸡两个县域工业集中区获评全省先进

    2023-11-01 16:28阅读

    “孝义善举”入人心 “崇德向上”成风俗——镇坪县加力建设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综述

    2023-10-30 09:00阅读

    蒲城县医院成功实施全院首例断指再植术

    2023-10-26 08:00阅读

    石泉法院扎实推进“九率一度”宣传工作

    2023-10-23 11: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