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农人牵手关中大地 共绘产业兴旺宏伟蓝图——首届黄河流域国际农产品展览会侧记
奔赴一场盛会,完成一次跨越。绽放一次光彩,铸就一段辉煌。
2023年11月8日至10日,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沿黄九省(区)34个地级市的中外农业人齐聚三秦大地,在蒲城县举办的“首届黄河流域国际农产品展览会”上成功牵手,共达成农产品产销对接合同161个,意向协议累计金额达到35.87亿元,创渭南贸促展会历史新高!
签约仪式现场
剪纸技艺吸引客商眼球
生机盎然的一场盛会
在展会二楼展厅,一群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手工老虎,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旁边纯手工双面绣的小发夹、十四运特许产品香包等更是让人爱不释手。“能受邀参加首届黄河流域国际农产品展览会感到非常荣幸!我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澄城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因为热爱和喜欢,从2010年起辞职来到西安,以刺绣为媒独自创业。十多年来,我把东府的澄城刺绣、西府的西秦刺绣和西安的秦绣——穿罗绣整合起来,力求以‘匠心艺品’‘匠心秦艺’品牌效应带动传统刺绣,带动留守妇女、贫困人口创业致富,为陕西非遗产业发展作出贡献!”来自西安的参展商王春莉说。
李琴是四川省广元供销农产品集团的销售总监,从接到会议通知的那天起,她就激动不已。“这是我第一次带着我们广元的农产品走进陕西,没想到这么热闹,这一趟实在太值了,可以和来自各地的同行交流合作。”李琴告诉记者,她希望通过这次展会,让广元的农产品沿着“一带一路”这条致富路,走出广元、走向全世界。
外国友人参与电商直播
澄城刺绣备受客商欢迎
远道而来的山东省16家企业和采购商们,他们在济南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三级调研员王建立的带领下,从齐鲁大地到三秦大地,带来了济南、泰安、威海等地的小米、阿胶、玫瑰、肉制品等各种农副产品,将柜台摆放得满满当当。
“我们太需要这样的交流平台了,希望能够增进陕西和山东农产品企业间的互相了解,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后续的合作做好功课,大家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王建立说。这场盛会,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未来,人心所向,生机盎然。
参展农产品受到外国客商青睐
开幕式现场
生态农业的一次交流碰撞
11月9日,在非遗传承人陈春苗的展位前,早早就站满了人,他们拿着用小麦秸秆和玉米叶子编制的包、收纳盒等小物件爱不释手,陈春苗见状,开始现场制作,让前来观展的游客一饱眼福。
陈春苗是渭南市临渭区人,多年来潜心钻研草编技艺,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先后创作了草编灯笼、蝈蝈笼、宝塔、饭碗、团圆绣球、十二生肖等一系列麦秆工艺品,先后多次荣获国家、省、市、区多种奖项,产品远销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国家。
“将秸秆做成工艺品,不仅避免了浪费,还能变废为宝。”陈春苗告诉记者,作为临渭区人大代表,这件事是她对“贯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具体实践”的响应。“一听说蒲城有展会,我立马报名。咱也要让外面的人看看渭南人保护母亲河的决心和成果。”
特色农产品展示是本次展览会的一大亮点。在展览会期间,主办方设立了专门的黄河流域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向大家展示来自黄河流域的原生态农产品、地理品牌标志产品、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富有地域特色的手工业品、加工产品、旅游产品以及各种特色文化产品等。让大家大饱眼福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黄河流域的特色农产品和文化,促进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我市参展的部分特色农产品
我市参展的部分特色农产品
谈到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自甘肃省敦煌市敦煌种业果蔬制品有限公司的谢园园眼中有光。“提到敦煌,大家满心想的都是黄沙,其实我们那还有超大面积的番茄种植基地。”谢园园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绿色有机小番茄,采用国内领先的低温喷雾硫化干燥技术生产的番茄粉,系全天然制品,工艺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远销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备受关注。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谋求产业的蓬勃发展,不同地方的人给出了不同答案,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特色亮点,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发展农业树立了标杆。
我市参展的部分特色农产品
两河沿岸的一次牵手
展会上,一头金发的安娜格外醒目。来自波兰的她是一家国际贸易公司的职员,在网上看到本次展会的消息,就报名参加了。“这里的气氛太热闹了,产品也特别丰富,我想多看看,找一找合适的合作方,把中国的农产品带到波兰。”她说道。
在本次展览会开幕式现场,主办方特地开辟了一大块空地,分别展示了来自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特产品。毕业于西北大学的刘木虽然是土库曼斯坦人,却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多年。“我觉得这个活动特别有意义。黄河,是中国人的母亲河,阿姆河是中亚民族的母亲河,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两条河流域的特色农产品聚集在一起,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合作伙伴,更希望中土两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刘木说,他毕业后一直从事市场营销和推广工作,这次来就是想为公司寻找新的商机。
在哈萨克斯坦展馆,李小龙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接待络绎不绝的客人。他常年奔波在“一带一路”沿线,将哈萨克斯坦的蜂蜜、巧克力等产品运送到中国,又将中国的物资运送到哈萨克斯坦。“感谢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为我们带来了实惠和机会,让我的贸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李小龙说。
渭南贸促会秘书长魏鹏表示,本次展览会旨在响应“一带一路”十周年倡议和贯彻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致力于引导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以实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创新,深度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搭平台、聚商机、促合作,在这个气温骤降的冬日,中亚等19个国家的人们相聚渭南,牵手黄河,相扶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责编:姜晓
校对:褚婷婷
审核:董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