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渭南柿村军民共奏“脱贫曲” 人均年收入增至1.2万元

2019-04-01 09:19  陕西传媒网-三秦都市报  字号:T|T

“高政委啊,要不是你们,我还真不知道自己得了病,你们救了我的命啊。”昨天上午,在渭南华州区高塘镇柿村卫生室里,73岁的王有姐拉着驻陕某部政委高海科的手泪眼婆娑。原来,高海科每月都会安排部队医院的医生来村里义诊。

2019年春节前一次义诊,王有姐被查出患有肾部囊肿,好在及时动了手术,病情得到控制。高海科告诉她:“你回去好好休息。清明节一过,我再安排医生们来村里义诊,面对面看一下你的恢复情况。”离开卫生室,高海科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田间地头。放眼望去,一排排现代光伏电板犹如银色的钢琴架在田野“演奏”。63岁的柿村东组村民郭庚戌忙着为猕猴桃树浇水,为4月中旬的疏花疏果做准备。看见高政委,他大老远就打招呼。

从两人寒暄中记者得知,老郭以前是贫困户,一年到头就指着种小麦、玉米的不到2000元过日子。老郭的情况不是个例。在2016年以前,柿村12个小组620户共2880人,耕地面积2630亩,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126户446人……而这些,成了人民子弟兵及本地各级领导再也放不下的心头大事。2016年建军节当天,高海科政委带领120名官兵来到柿村。

3年来,作为军委后勤保障部的定点扶贫村,柿村在军地帮扶下,科学制定精准扶贫计划,有序推进产业扶贫落实,建设的500kw光伏发电站如期并入国家电网;建设的160亩清水莲菜生态园喜获丰收;种植的60亩扶贫柿子林长势良好,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8200元增长到现在的1.2万余元,军队扶贫效益初显。

“原来的贫困户不是等就是靠,甚至有的伸手要,许多村民又担心新产业影响了小麦、玉米与花椒等传统作物,有时候派人免费帮他们种上树苗,第二年就被偷偷挖掉扔了。现在有了部队的帮扶,我们村上想把日子都过好的人越来越多了。”柿村党支部书记郭焕民这样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new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陕西秦岭核心保护区范围扩大到海拔2000米以上区域

    2019-03-31 16:11阅读

    华胥镇召开2019年卫生健康工作会

    2019-03-30 10:15阅读

    雁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崇利赴周至扶贫慰问

    2019-03-29 09:57阅读

    灞桥区人防办与纺织城街道办携手共同开展“科技之春人防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

    2019-03-27 20:37阅读

    临潼供电公司开展道德讲堂第一讲

    2019-03-26 18:25阅读

    未央区谭家街道召开“3.21”江苏盐城安全事故警示工作会议

    2019-03-25 11:42阅读

    深入宣传“扫黑除恶” 大力倡导“文明祭扫”

    2019-03-23 11: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