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区县播报 > 正文阅读 >

临潼念好“谋”“融”“兴”三字诀 打造“三产融合”新样板

2018-11-27 14:05  西安日报  字号:T|T

今日,由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主办,农业农村部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市临潼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场交流会”在西安市临潼举行。

临潼,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西连浐灞生态区,毗邻国际港务区,北接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南界蓝田县,东邻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有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和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唐代皇家园林华清宫。人文历史悠久、城市交通快捷、生态环境优良。

近年来,临潼区坚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交通运输条件,坚持大手笔谋划,高起点定位,激活三产融合,不断释放区域发展新活力,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战略新优势。2018年10月,临潼区成功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成为陕西省5个入围的县市区之一。

谋 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产业

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的临潼,地势南高北低,渭河穿境而过,两岸平坦开阔,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曾先后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等称号。

近年来,为打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符合临潼发展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使一、二、三产互促共进,临潼区一直在实践中前进。

两千多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打通了连接西域的道路,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也带回了华夏大地的第一颗石榴种子,并在临潼骊山脚下的鹦鹉谷封地进行试种培育。如今,石榴产业已成为临潼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IP。

临潼充分利用其种植石榴的传统优势,按照“提高石榴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示范引领带动,稳步扩大面积;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果游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强化品牌营销,彰显文化特色”的思路,将三产融合的理念在石榴产业上进行实践。目前,临潼石榴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石榴鲜果约8万余吨。区内现有石榴生产销售企业、合作社30余家,石榴加工企业5家,依托石榴产业发展电商、乡村旅游、餐饮服务企业200余家,产业年产值突破9亿元。

下一步,临潼将全面形成临潼石榴自然生态绿色发展的样板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在临潼这片热土上,除了石榴产业在三产融合中的成功实践外,临潼区也成功用小番茄“大做文章”,结出丰收甜果。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临潼区便开始发展番茄制种产业。目前,已形成了6000亩的稳定制种面积,制种水平也达到国内领先,全区更是形成了28家番茄育种、研发、种子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番茄制种企业,番茄种子市场日益壮大。

近年来,以西安市番茄研究所为代表的一些机构正尝试向番茄产业链的下游延伸,将番茄制品加工、番茄休闲旅游纳入进来,变简单的制种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制种业发展的新路子。

2019年,临潼将推出番茄博物馆、番茄套餐、番茄阳光浴、番茄儿童科普教育等创新性番茄主题的服务项目,促使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产能消费,全面设计一家以农业为主,以番茄贯穿主线的庄园,满足顾客的多元化需求。以一二三产业相互带动发展,不仅将为当地建设独特的文化名牌,还将有力拉动周边农户增收。

未来,临潼区还将以万亩制种基地建设规划为基础,逐步打造集科研、精深加工、文化拓展于一体的番茄制种产业新格局。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临潼已成为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和西安的大厨房,被誉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中国番茄制种之乡”“中国石榴之乡”,其中临潼石榴及临潼火晶柿子更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认证的殊荣。此外,临潼区还拥有“秦丰”“金鹏”等知名农产品品牌10余个。截至2017年底,临潼区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0余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80家,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45个,其中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17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news.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灞桥区红旗街道召开城中村违法建设排查摸底工作专题会议

2018-11-27 09:37阅读

陕西省部署国企国资三年改革任务

2018-11-26 15:05阅读

重拳整治秦岭北麓违建别墅

2018-11-25 16:03阅读

碑林区法院重案公审 彰显扫黑除恶决心

2018-11-23 12:51阅读

灞桥区城管局积极筹备除雪物资 全力保障冬季除雪工作顺利开展

2018-11-22 10:37阅读

西安市莲湖区(11.10-11.16)生活必需品监测分析

2018-11-21 09:47阅读

区人社局退管中心与桃园街办在劳动一坊社区开展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及平安建设系列活动

2018-11-19 20:46阅读